经济结构在不断优化升级中实现了重大调整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紧紧围绕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在发展中促进结构调整,以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良性互动。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和农业结构明显升级,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革,城乡和区域结构逐步趋向协调,收入分配结构打破了平均主义的传统格局,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实现了在不断优化升级中的重大调整。

    一、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基本实现了由工农业为主向一、二、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转变

    30年来,我国坚持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提高和改造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了三次产业结构不断向优化升级的方向发展。三次产业中,1979-2007年第一产业年均增长4.6%,第二产业增长11.4%,第三产业增长10.8%。从构成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基本持平,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大幅上升。其中,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从1978年的28.2%下降到2007年的11.3%,下降了16.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由47.9%上升为48.6%,上升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由23.9上升为40.1%,上升16.2个百分点。现代经济的结构性特征越来越明显。

图1:1978-2007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变化情况

    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大调整,70%的就业人口从事农业的局面有了很大的改观,相当比例的人口转而从事工业和服务业。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由1978年的70.5%下降到2007年的40.8%,下降了29.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由17.3%上升至26.8%,上升了9.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由12.2%上升至32.4%,上升了20.2个百分点。

    服务业的大发展,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最鲜明的特征。交通运输、批零贸易、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增加就业、方便群众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1979-2007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了14.4倍,占GDP的比重由5.0%上升至5.9%。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了12.6倍,占GDP的比重由6.6%上升至7.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了30.2倍,占GDP的比重由1.2%上升至2.3%。为适应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全球化等的需要,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旅游等一大批现代服务业呈加速发展态势,大大提高了服务业的整体质量和水平。1979-2007年,金融业增加值增长了30倍,在GDP中所占比重由1.9%上升为4.4%,提高了2.5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了22.8倍,所占比重由2.2%上升为4.8%,提高了2.6个百分点。国际旅游收入由2.6亿美元增加到419.2亿美元,增长了160倍,世界排名由1980年的34位上升至第5位。2007年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达到16.1亿人次和7770.6亿元,比1990年分别增长4.8倍和44.7倍。

    二、农业内部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了由以粮为纲的单一结构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转变

    改革开放前,农村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农民无权决定种什么、怎么种、种多少,农业产业结构长期处于“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以粮食生产为主”的“以粮为纲”的状况。随着中央方针政策的调整,由“以粮为纲”转为“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农民根据当地实际和市场需求开展多种经营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比重明显下降,林、牧、渔业比重显著提高。种植业由1978年的80%下降为2007年的50.4%,下降了29.6个百分点。林、牧、渔业所占比重分别由1978年的3.4%、15%和1.6%变为2007年的3.8%、33.0%和9.1%,分别提高了0.4、18和7.5个百分点。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进展明显。在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情况下,棉、油、糖、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生产获得大发展。1979至2007年,棉花产量增长2.5倍,油料产量增长3.9倍,糖料产量增长4.1倍,水果产量增长26.6倍。粮食、经济作物和其它作物种植面积比由1978年的80.4∶9.6∶10转变为2007年的68.9∶26.65∶4.45,经济作物种植比重明显提高。畜产品构成中,猪肉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由1978年的94.2%下降到2007年的62.45%;牛羊肉则上升到14.51%;禽肉等也占到了23%。禽蛋、牛奶等的产量快速增长,在畜产品中的比重也大幅度上升。

图2:1978-2007农林牧渔业产值比重变化情况

    农产品品质结构大为改善,由单纯追求数量的增加,逐步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主要农产品良种覆盖率和优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据农业部初步统计,2007年我国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品种优质率分别达到72.3%、61.6%、47.1%和70.3%。农业生产更加注重生态产品的开发,初步形成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发展格局。林业生产方面,全面启动水土保持工程,既注重经济效益,更注重生态效益,努力实现山川秀美。在渔业方面,精养以及高附加值海淡水产品养殖得到大力发展。

    农业生产布局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主要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的格局逐步形成。目前全国已经形成东北的大豆、玉米带、黄淮海地区花生、小麦带、长江流域油菜带、新疆棉花产业带。2007年,棉花、小麦、大豆、油菜籽、玉米产量前5位的省区①占全国产量的比重达75.9%、73.2%、69.8%、63.7%、52.9%,分别比1981年提高18.0、17.3、11.4、3.7和4.1个百分点。

图3:1981、2007年主要农产品前5个地区产量占全国比重

    农业产业化经营得到快速发展。“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经营形式不断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骨干龙头企业和专业乡、专业村,有效地提高了初级产品的附加值,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业的整体效益。到2007年底,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达17万个,带动农户9511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38.4%。

    ①:棉花产量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新疆、山东、河南、河北、湖北;小麦产量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河南、山东、河北、安徽、江苏;大豆产量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黑龙江、内蒙古、安徽、吉林、河南;油菜籽产量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广东;玉米产量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吉林、山东、河南、河北、黑龙江。

    三、工业经济结构明显升级,基本实现由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程度高、门类单一的结构向劳动密集、技术密集、门类齐全的发展格局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和专项规划,鼓励用新技术和先进的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加强对工业组织结构调整的引导和促进,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整体工业逐渐变大变强,“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传统工业的改造振兴取得突破性进展。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改造,是整个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体制创新、技术引进、自主创新、淘汰落后等方式,有力地推动传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纺织机械行业的自动化技术有较明显的提高,落后棉纺锭和毛纺锭得到大规模压缩,棉纺织设备的大部分机器采用了变频调速、可编程控制器PLC技术,基本实现了纺机产品的机电一体化。能源生产技术明显升级。1978年国内生产的火电机组,以5万千瓦和10万千瓦为主,大体相当国外50年代水平。目前小火电机组基本被淘汰,耗煤低、发电效率高的单机容量30万、60万千瓦机组已成为我国电力工业的主力发电机组,并逐步向100万千瓦级发展。冶金工业技术装备水平提高。能耗高、污染严重的电解铝自焙槽工艺完全被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大型预焙电解槽技术所取代。钢铁行业落后的平炉炼钢工艺已全部淘汰,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高炉、大型转炉、现代化连轧机组等相继建成投产,2004年钢铁工业的连铸比已提高到95.9%,比1980年的6.2%提高了近90个百分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铜、铅先进熔炼生产工艺的产能达到总产能的70%左右。重大技术装备改变了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实现了自主创新的重大突破。大型燃气轮机、抽水蓄能机组、直流输电设备、超临界火电机组、大型船用曲轴等实现国产化,年产千万吨级的大型炼油厂设备自主化率高达90%,4万立方米等级大型空分设备、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成套装置等关键设备全部实现自主化。五轴联动数控机床、虚拟轴机床等一批国产高档技术装备逐步进入市场。

    电子信息、生物工程、航空航天、医药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为适应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发展的大局和趋势,我国坚持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着力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2007年,全国高技术产业共有企业21517家,增加值11621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9%,分别比1995年提高3和2.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从2000年的37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3478.3亿美元,年平均增长91.4%,占全部出口的比重由1.5%提高到28.6%。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航天技术、核能发电技术、高性能计算机技术、重型机械成套设备制造技术、数控机床制造技术、第三代通信技术等领域都有一系列的重大突破,逐步进入一个由大变强的历史性阶段。

    一批主业突出、管理水平高、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迅速成长,企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改革开放初期,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十分突出。经济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中度低,缺乏市场竞争力,企业“大而全”、“小而全”,专业化水平低。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实施“抓大放小”的战略,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企业集团发展的政策措施,促使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形成了一批有带动力影响力的大企业集团,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工业企业组织结构的完善。到2007年,大型工业企业集团拥有资产19634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的55.6%;实现营业收入15612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9.1%;实现利润总额1252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6.1%。根据2008年《财富》杂志排名,我国大陆已有中国石油等27家企业跻身世界500强行列。大型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对提升我国工业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推动整个工业的持续较快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国家采取了“放小”、“扶小”政策,通过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大大增强了中小企业的活力。

    基本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许多产品从无到有或由少变多。改革之初,我国工业生产相对落后,多数行业生产能力低下,一些行业门类甚至为空白。经过30年的发展,各行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新兴行业从无到有,发展迅速,已形成了分工明确、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85年的2.9%提高到2007年的9.7%;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占比从0.8%提高到1.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占比从4.5%提高到6.7%。家用冰箱、空调器、洗衣机、汽车、微型计算机、程控交换机、集成电路、移动通信手持机等许多产品从无到有或由少变多,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而且成为国际市场的重要供应方。2007年,汽车产量达到889万辆,是1978年的59.6倍;彩色电视机产量达到8478.0万台,而1978年仅0.4万台。

    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实现了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向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转变

    所有制结构调整既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又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量。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基本上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国内生产总值中公有制所占比重约为99%。30年来,为适应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不断调整和改革所有制结构,逐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公有经济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不断增强。1978年,工业企业所有制结构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构成的单一公有制结构。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数量占24.0%,工业总产值中占77.63%;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数量占76.0%,工业总产值占22.37%。随着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逐步从制造业、纺织业等一般竞争性领域的退出,进一步向关系国家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一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被关闭,公有制企业面多量广、过于分散的状况得到很大改观,在工业经济中的数量和产值比重均明显下降。2007年,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数量仅占6.1%,工业总产值占29.5%;集体企业数量占3.9%,工业总产值占2.5%。

    尽管国有企业数量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从总体规模和经营效益来看,对整体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2007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58188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44.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2617亿元,占30.7%;实现利润10795亿元,占39.8%;应缴增值税5951亿元,占43.6%。集体工业企业资产总计5739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1.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885亿元,占2.5%;实现利润640亿元,占2.4%。

    特别是在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公有制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2007年,在石油天然气开采、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现价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所占比重分别为96.9%和90.8%,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占75.5%,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分别占63.3%和66.8%;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基础性和支柱性产业领域,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所占比重分别为49.8%、42%和32.2%。

    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各项政策的扶持、引导和促进下,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飞速发展。从数量看,2007年全国登记的个体工商户为2741.5万户,私营企业551.3万家,分别比1992年增长0.8倍和39.1倍。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非公企业数量达30.3万个,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90%。其中,私营企业数达到177080个,占总数的52.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数达到67456个,占总数的20%。从产值看,2007年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为68%。其中,私营企业占23.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占31.5%。从就业上看,2007年,城镇国有和集体单位从业人员仅占全部城镇从业人员的24.3%,而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城镇从业人员几乎全部集中在公有制企业。在投资领域、流通领域,非公有制经济也相当活跃。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非公有制企业完成投资占30%以上,其中,私营和个体企业占18.3%,外商投资企业占5.8%,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4.6%。2007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中,非公有制法人企业数量占72%,从业人员占59.8%。

    五、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基本实现了由城乡分割向城乡协调共同发展的转变

    提高城镇化水平,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30年来,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城乡关系渐趋协调,逐步实现了由城乡分割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转变。

    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30年来,我国城市数量持续增长,城市体系和功能不断完善。1978至2007年,城市数量由193个发展到655个。其中,市辖区人口200万人以上的城市由10个增加至36个;100至200万人的城市由19个增加至83个;50至100万人的城市由35个增加至118个。大量的乡村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城镇总人口增长了2.44倍,乡村总人口减少了7.9%。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07年的44.94%,提高了27.02个百分点,年平均提高0.9个百分点。乡村人口所占比重由82.08%下降到55.1%。

图4:1978、2007年城市数量

    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快推进,大大增强了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1978-2007年,城镇就业人员从9514万人增加到29350万人,年均增加661万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总量的比重从1978年的23.7%上升到2007年的38.1%。城镇就业岗位的快速增加,带动了乡村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使乡村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总量的比重从1978年的76.3%下降到2007年的61.9%。

    城乡一体化进程稳步推进。“三农”问题始终关系着整个国家发展稳定的全局,30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措施,大力加强农村水、电、燃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为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奠定了良好基础。国家支持“三农”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由1978年的150.66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3172.97亿元,增长20多倍,其中用于农业基本建设支出由1978年的76.95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504.28亿元,增长5.6倍。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我国农村公路里程由1978年的59.6万公里增加到2007年的313.44万公里。2007年,乡村办水电站发电能力1367万千瓦,是1978年的6倍;农村用电量5510亿千瓦小时,是1978年的21.8倍。2007年,通邮的行政村比重已达98.4%,比1983年提高1.9个百分点。电话机、移动电话和计算机等信息化设备在农村普及的速度明显加快。2007年农村固定电话年末用户达11704万户,是1978年的159.5倍,已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已达99.5%,平均每百户拥有电话机68.4部、移动电话77.8部、计算机3.7台。2007年末,全国已有2448个县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7.3亿。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正在逐步形成,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正在逐步改变,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正在稳步推进。

    六、区域发展趋向协调,基本实现了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向东中西部统筹协调发展的转变。

    区域协调发展是社会和谐、政治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30年来,按照邓小平同志关于“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和“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我国在促进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同时,相继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决策。各区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加强薄弱环节,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协调性增强的良好态势。

    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在推动全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带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依靠本身的区位优势和改革开放的先发优势,抢抓发展机遇,实现率先发展,成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龙头”。2007年,东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55.2%,比1978年上升了11.8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占全国65.9%,比1978年上升了17.2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占全国89%,比1978年上升了14.6个百分点。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东部地区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面,也走在全国的前列,对其他区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示范和激励作用。

    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后劲勃发,呈现出崭新的强劲发展势头。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中西部及东北三省经济实现快速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接近或快于东部地区。从生产总值看,到2007年,中部地区GDP平均增长11.3%,西部地区增长11.4%,东北三省增长11.3%。虽然发展速度仍然慢于东部地区,但增速之差逐步减小。中部与东部GDP增速差距由1999年的2.0个百分点缩小到2007年的0.1个百分点,东北地区由1.9个百分点缩小到0.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由1999年慢2.6个百分点转为快0.2个百分点。从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看,近年来,随着各项支持性政策的逐步落实,广大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发展活力逐步显现,中部、西部和东北三省投资呈现出增长加快、比重提高的局面。1999-2007年,中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为24.0%,西部地区为22.9%,东北三省为24.8%,分别比东部地区增速高5.1、4.0、4.9个百分点。2007年中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比重为20.6%,比1999年提高3.5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占20.9%,提高2.2个百分点;东北三省占10.4%,提高2.2个百分点。

    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全国已建立了上百个不同规模、不同层次、不同覆盖范围的区域合作组织。在区域合作框架下,企业的主体地位不断强化,政府间的沟通与协调逐步加强,区域合作机制不断创新,由中央政府主导的对口支援工作继续深化。区域合作正在向宽领域、全方位的合作与相互开放阶段转变。中央财政对中部、西北地区和东北三省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规模逐年扩大。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支出由2002年的149.1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220.1亿元。

    重点地区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从全国范围来看,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经济圈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2006年,三大都市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约占全国GDP的37%,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2/3以上。与此同时,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也高度重视重点地区的加快发展,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黑龙江哈大齐工业走廊、辽宁沿海“五点一线”经济带、湖北武汉城市圈、湖南长株潭地区、河南中原城市群、成渝经济区、陕西关中经济带等,这些蓄势待发的重点地区的开发开放,正成为我国区域发展中新的活跃力量。

    七、分配结构明显调整,基本实现了由平均主义突出、收入渠道单一向以劳动报酬为主、资本和技术等收入为辅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转变。

    收入分配牵动各方利益,收入分配结构调整不仅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根本动力。30年来,通过不断完善分配制度、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分配关系得以改善,居民收入分配不合理现象有所缓解,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快速推进,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分配体制正在逐步形成。

    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所得均呈大幅增长。改革开放30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国民财富显著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113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51322亿元,增长了44.3倍,大大增强了国家宏观管理和应对各种冲击的能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从1978年的599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7155亿元,增长了44.3倍,企业规模明显扩大,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分别实际增长了6.5倍和6.3倍,人民普遍得到较多实惠,生活大幅度改善。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居民收入来源趋于多元化。改革开放以来,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要求,我国不断调整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坚决打破了高度集中的平均主义“大锅饭”,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确立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创业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在城镇地区,随着经济体制、企业制度、就业渠道等多方面的改革和变化,居民收入来源由单一的工薪收入转为工薪收入、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多种报酬形式共存。2007年,在城镇居民人均全部年收入中,工薪收入占68.6%,比1990年下降了7.2个百分点。个体经营劳动净收入占6.3%,比1990年提高了4.8个百分点。财产性收入占2.3%,比1990年提高1.3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占22.7%,比1990年提高1个百分点。

    在农村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结构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由于农村经济中第二、三产业比重的提高,以及大量外出务工的增加,工资性收入增长较快。2007年工资性收入占农村居民纯收入的比重达38.6%,比1985年提高了20.5个百分点。家庭经营性收入所占比重由1985年的70%以上降为2007年的53.0%,下降了21.4个百分点。财产性收入从无到有,持续增加,2007年占3.1%。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30年来,社会保障体系从无到有,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改变了改革开放初期城镇居民养老、医疗等各项保障都主要依靠企业负担,农村居民的各项保障则由家庭承担的局面。2007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0136.9万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5171.5万人。2007年城乡居民有基本医疗保障的人数达到9.5亿人,占总人口的72%。其中,7.3亿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6.2%。2007年共有2272.1万城镇居民和3566.3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总之,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结构调整方面取得的成效是明显的,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不合理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对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提高经济增长的整体效益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更应看到,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结构性矛盾仍然非常突出,主要是投资与消费、内需与外需比例失衡;农业基础薄弱、服务业发展滞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的局面尚未改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以及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等等,结构调整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好结构调整这条主线,通过不断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着力解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为下阶段经济的发展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才能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强国富民的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