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郭阳琛石英婧上海报道

  “不论外部环境、市场走向如何变化,为企业做好服务保障都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2月11日,在江苏省无锡市房地产企业座谈会上,无锡市市长赵建军如是说道。

  赵建军表示,无锡将提供最全要素保障,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企业信贷支持,持续做好用工、用能、用料等方面调度保障工作;提供最强政策支持,统筹“政府所能”“企业所需”,因时因势升级迭代现有政策体系、系统集成经验做法,不断强化政策“落地感”,切实提升企业获得感。

  无锡市的承诺也是全国房地产业的缩影,南京、昆明、绍兴、义乌等地也在近日纷纷召开房地产企业座谈会。“我们希望政府能够因城施策,甚至能够因项目施策,帮助企业稳回款、保现金流。”参加义乌市座谈会的房企代表表示,房企期待更稳妥的推地节奏、更均衡的市场政策、更高效的落地实施。

  房企的期待正在成为现实。《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2023年以来,全国各地因城施策密集推出楼市新政,降低购房成本和调整限购政策成为最主要的发力点。而在各省市出台的稳经济、促消费政策文件中,促进住房消费也被多次提及。此外,山东省、安徽省、四川省和河南省还率先明确将开展现房销售试点。

  业内人士认为,住建部针对今年房地产行业的政策方向给出了明确思路,政策将主要围绕“增信心、防风险、促转型”展开。短期来看,供需两端政策将继续加快落实,一、二线城市住房需求旺盛,随着更多城市跟进放松限购限贷政策,有望率先迎来市场复苏,楼市“小阳春”或将在部分城市出现。

  “真金白银”补贴购房者

  2023年以来,降低购房成本和调整限购政策成为楼市调控最主要的发力点。

  2月3日,江苏省南京市发布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对于“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着墨颇多。其中,创新性提出“支持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减轻居民首付资金周转压力”,这也引发市场的巨大关注。

  此外,在降低购房成本方面,南京市还提出,对出售自有住房并在现住房出售后1年内在市场重新购买住房的纳税人,对其出售现住房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予以退税优惠;允许分区实施阶段性住房购买契税补贴优惠;在充分尊重居民意愿基础上,适当拓宽房屋征收货币化安置渠道。

  更多的城市则直接选择拿出“真金白银”补贴购房者。1月29日,浙江省温州市住建局宣布,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继续实行个人首次购买市区新建普通商品住房、存量住房(以网上签订买卖合同时间为准),在取得房屋不动产证后,给予购房款0.6%的消费补助。

  2月4日,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则首次推出千万购房消费券活动,总额达2000万元。据“海曙发布”介绍,2月4日至10日,购买海曙区新建商品住宅(不含办公、商业、车位),完成《商品房买卖合同》网签备案的购房人,房价在300万元以内的可获10万元消费券,300万~500万元的送15万元,500万元以上的送18万元。购房者凭券在海曙区指定商家购买汽车、家电,三个月内有效。

  另一方面,降低购房门槛也是各地房地产调整的重要方向,但具体做法各不相同。

  例如,湖南省长沙市的做法是优先向多孩家庭倾斜。1月12日,长沙市住建局表示,即日起依法生育两个及以上子女的长沙本市户籍家庭,符合二孩及以上家庭购房政策认定条件的,可在原有家庭限购2套的基础上增加1套购房指标。

  2月6日,湖北省武汉市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出,支持居民家庭合理住房消费,结合房价和新房库存情况动态调整住房限购范围,这是武汉市在一年内第二次放松限购政策。

  具体而言,在武汉市住房限购区域购房的居民家庭可新增一个购房资格,在非限购区域拥有的住房不计入居民家庭购房资格认定套数,非该市户籍居民家庭在限购区域购买首套住房的可实行购房资格“承诺办、容缺办”。

  开展现房销售试点

  山东省、四川省、河南省和安徽省率先明确将开展现房销售试点。

  除了楼市新政,开展现房销售也是2023年房地产业关注的焦点。

  2月6日,在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安徽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透露,2023年安徽将因地制宜开展现房销售试点。

  此外,山东省、四川省、河南省也先后明确将开展现房销售试点。2月7日召开的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明确,2023年将进一步规范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逐步提高预售门槛,以郑州、开封为试点,积极探索预售制度改革和现房销售。作为全国保交楼工作的标杆省份,河南省的改革决心更具有风向标意义。

  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统计,2022年,全国现房销售面积为1.6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3%;而同期的全国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和全国期房销售面积,分别同比下滑26.8%和29.6%。与此同时,全国现房销售占比也从9.5%逐步上升至2022年12月的13.9%。

  “现房销售占比的拉升,体现了购房者购房信心的变化。”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报分析称,受烂尾楼事件的冲击,购房者担心买期房有风险。而“所见即所得”的现房更加受宠,自然使得现房销售的市场占有率提升。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后续各地在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中都会提及现房销售的试点工作,从点状式的试点逐渐演变为组团式的发展模式,尤其是一些重点省会城市会加入试点的大军中。

  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则表示,近年来,部分省市陆续进行商品房现房销售试点工作,其中海南省已要求全面现房销售,热点城市部分地块亦在拍卖环节设置现房销售条件,短期来看,进行现房销售试点的城市或有增加,但全国大范围推广的可能性相对有限,更多城市仍将采取预售制。

  陈文静认为,短期来看,为实现“保交楼”,预计预售资金监管及预售政策或将保持严格状态,政策也将更加规范,各地或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预售资金监管和预售条件,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两端预期稳定。

  纳入稳经济“一盘棋”

  地方政府频频召开房地产企业座谈会,传递支持房地产市场回暖的信号。

  如今,“稳经济”保卫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在上海市、江苏省、湖南省等十余个省市出台的相关稳经济、促消费政策文件中,促进住房消费被多次提及。同时,地方政府也频频召开房地产企业座谈会,传递支持房地产市场回暖的信号。

  在江苏省无锡市政府召开的全市房地产企业座谈会上,赵建军强调,要进一步释放政策效应,优化发展环境,坚持需求侧供给侧两端发力,服务端监管端同向而进,全力支持保障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提振房地产市场“景气指数”和产业“发展指数”。

  据《无锡日报》报道,华润、万科、龙湖、仁恒、华宇、融创、绿城、绿地、华发、建发、招商蛇口、红豆、保利、金地、世纪金源等15家房地产企业片区负责人和3家市属国企负责人踊跃发言,重点围绕优化市场供需匹配、精准落实助企政策、提升监管服务水平、畅通政企沟通渠道等方面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

  赵建军表示,希望房地产企业在区域性资源安排上多倾斜;在高品质住宅建设上多投资;在经营性用地出让上多合作,持续加强与无锡市(县)区国企沟通对接;在多元化经营模式上多布局,积极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居家养老服务、人才社区管理等新兴领域,进一步丰富业态模式,加快从“地产开发商”向“城市运营商”转型。

  “同时要坚决守牢‘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底线,为保持全市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作出积极贡献。”赵建军强调。

  时间拨转至2月7日,在省会南京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代表座谈会吸引了华润、万科、仁恒、安居集团、栖霞建设、伟星等近30家品牌房地产开发企业参加。

  会上,南京市副市长黎辉表示,市政府及市相关部门将全面梳理、深入研究与会企业提出的各项意见建议,直面现实问题,持续释放政策,提高审批效率,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房地产开发企业加速项目建设交付。

  在严跃进看来,当下地方政府越发注重房地产业及相关企业的诉求,源于2022年以来房地产支柱产业地位明显提升的背景下,“房地产业—宏观经济”的关系明显增强,住房消费的地位也进一步上升。

  “此前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房地产纳入稳经济大棋局,锚定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和当前的中心工作来展开。从这个角度看,各地要积极把房地产工作的地位拔高,进一步凸显住房消费在经济拉动方面的重要作用。”严跃进进一步指出。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